在铜冠矿建公司铜山铜矿项目部,提起库管员汤志梅,工友们总会笑着调侃:“她的眼睛是透视仪,脑子是数据库!”从清晨5点多的菜市场到深夜的仓库巡查,从锚杆网片的精准定位到丈夫升井后的一碗热汤,这位扎根矿山二十余年的“管家婆”,用一本台账、一台电脑、一颗匠心,在矿山基层书写着刚柔并济的巾帼篇章。
“小刘,锚杆在C区,还剩87根,井下回收的旧电缆已分类,在D区东角。”工友话音未落,汤志梅已报出坐标。她的“超能力”源于十年如一日的积累——每天经手的劳保用品、螺纹钢、电气材料等大类物资,位置、数量、规格全刻在脑子里,工友们称她为“仓库活地图”。2022年春季的一个大雨天,由于铜山铜矿分公司二期深部开拓的基建工程需要,一批紧急调拨的锚杆网片深夜到货,汤志梅打着手电冲进雨幕,硬是摸黑清点完3000余件材料。
“物资早一分钟到位,井下就多一分安全!”汤志梅在运用公司ERP系统时恪尽职守,物资计划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,从未出现任何差错。更让项目部员工们竖起大拇指的,是她对废旧材料的“锱铢必较”。井下回收的旧螺栓、破损电缆,她带着发料员分类摆放,该报废的报废,能再用的二次发放,节约成本成效明显,仅去年就为项目部节省成本1.5万元。“汤姐的台账本,一半是入库出库,一半是‘变废为宝’的密码!”这是发料员们对她的叹服。
作为项目部的老员工,汤志梅还兼任项目部食堂采购员。经常天刚蒙蒙亮,她与食堂炊事员就已经出现在菜市场。她对摊位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,“老李家的土豆比市场价低一毛,品相也好;西街豆腐坊的豆子现磨,贵两毛但新鲜。”采购账本上,她标记的“土豆周二降价”“鱼贩老周可抹零”“青菜每斤1.2元”“排骨每斤23.5元”清晰明了。在她的带领下,食堂伙食水平稳步提高,既让职工交口称赞,同时保证了食堂收支基本平衡。
汤志梅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,还化身为仓库的安全监管员和卫生监督员。她经常对仓库范围内的消防进行巡查,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督促整改;对库区内的消防器材每月定期进行点检,发现过期或失效的灭火器材及时予以更换,从而保证了仓库多年来未发生一起消防安全事故。她对仓库范围内及毗邻的协作队伍员工生活区进行卫生监督,主动清扫库区内的垃圾,督促协作队伍清理其生活区的垃圾,对已装满的垃圾桶及时通知外运,从而保证了工作区、生活区的环境卫生达标,为项目部的5S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汤志梅的丈夫吴问苗是项目部井下施工区区长,每天都要下井巡查,与岩石、机械打交道,神经绷得像钢丝。矿工家庭的生活,总绕不开“聚少离多”,她主动申请随丈夫入驻矿区,兼顾家庭,成为丈夫最好的“减压阀”。吴问苗的办公室抽屉里,常年塞着妻子手写的“情绪便利贴”:“今天暴雨,下井前喝姜汤”“安全会上别太凶,伤肝”。有一段时间,他带队攻坚深部矿脉时,连续一周凌晨归家,远远得总能看见房间亮着暖黄的灯,推开门能看见桌上压着字条:“鸡汤在锅里,隐患在纸上!”隐患提示是她从安全通报中摘录的事故警示。“别人家夫妻聊柴米油盐,我俩聊锚杆支护和菜价波动。”汤志梅笑道。她的手机里存着丈夫班组所有成员家属的电话,谁家老人住院、孩子升学,她心中有一本账,经常能第一时间送上关怀。工友们感慨:“吴区长能心无旁骛带队伍,全因后方有个‘汤政委’。”
有人问汤志梅:“库管员又不是核心岗位,哪来这么多干劲?”她指着仓库墙上的标语——“物资是矿山的细胞,安全是细胞的基因”,并说:“细胞健康了,矿山这棵大树才能长青。”
从电缆螺纹钢到青菜豆腐,从ERP系统到家庭灶台,汤志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,在矿山的刚硬轮廓里勾勒出温暖的底色。她的故事,让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闪耀着不平凡的光——那是对职责的敬畏,对生命的守护,更是矿山人代代相传的“匠心温度”。
(周勇胜)
?
?
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