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冬瓜山铜矿选矿车间,有位被大家亲切称作“嘎子哥”的人物——刘国东。1996年,他怀揣梦想踏入冬瓜山铜矿,2009年调至该矿选矿车间磨浮维修班,自此开启14年钳工生涯。从拧螺丝起步,他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、技艺精湛的选矿车间副班长,成为维修班的顶梁柱。
工作“铁面”的“嘎子哥”
刘国东的“嘎”,在班组里可是出了名的。这“嘎”里,藏着的是他直来直往、不绕弯子的真性情,还有对待工作一丝不苟、绝不将就的倔强劲儿。
每天一到班组,休息室里的沉闷便被他的一阵嬉闹打破。“嘿,美女,打个照面,瞧瞧你这身打扮,跟明星似的,太靓啦!”他嬉皮笑脸地和行车工郑华芳打着招呼,接着又向青工倪翰文伸手:“快,给哥个包子垫垫肚子,早上走得急,没吃饱呢。”倪翰文笑着伸出手,“嘎子哥,我这儿还有‘爪子’,你要不要啃两口?”众人一听,顿时哄笑起来,一天的干劲儿也在这欢声笑语中被点燃。可一旦进入工作状态,他就如同换了一个人,瞬间变得严肃认真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有一次,车间进行紧急抢修检修,倪翰文因为整理工具稍微耽搁了一会儿。刘国东急匆匆赶来,看到他还在磨蹭,眉头立刻皱成了“川”字,扯着嗓子喊道:“哎哟,你怎么还在磨蹭!快点,大家可都在等着你呢!这时间就是效率,容不得半点浪费!”倪翰文被这突如其来的催促弄得有些委屈,小声嘟囔道:“马上就去了,催什么催呀。”刘国东却丝毫没有退让,认真地解释道:“咱这检修工作环环相扣,一个人慢了,整个进度都得受影响,争取早点完成任务啊!”倪翰文听了,心里虽然还有些小情绪,但也明白刘国栋说得在理,赶紧加快了速度。
半自磨机是十足的“大胃王”,日夜不停“吞”矿石。一块块衬板宛如它的“牙齿”,肩负着粉碎矿石的重任。一旦“牙齿”磨损,“大胃王”便消化不良,生产进度也跟着拖后腿。所以,换衬板的检修任务一来,刘国东准第一个站出来,抢着当夜班小组长。
冬天还好,夏天换衬板时,筒体内热得像蒸笼。去年8月的天,热得像个蒸笼。厂房内更是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,半自磨机筒体内就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,滚滚热浪扑面而来,热得根本喘不上气,可刘国东压根儿没把这当回事儿,他心里清楚,利用检修时间给设备“体检”,才是头等大事。
尽管进料口那鼓风机拼命吹,可风也是热的,根本解不了闷热。刘国东带领焊工周忠诚和机械手倪翰文,在热浪里穿梭,像火炉中的“舞者”。很快,大家衣服被汗湿透,紧贴身上。汗水顺脸淌,流进眼里辣得疼,只能时不时抹一把,接着干活。刘国东蹲、坐、弯腰,根据工作不断变换姿势。撬棍和大锤在他手里似得力助手,敲击精准有力。在倪翰文操作机械手安装衬板时,刘国东则瞪大眼睛,嘴里喊着:“往左挪,再往下放,稳住!”在他的指挥下,操作机械手的倪翰文稳稳地将衬板安放在位。“机器跟人一样,一段时间不查准出毛病!”刘国东边说边钻进半自磨机,仔细检查新换的衬板。粗糙手指轻抚厚重的板子,满是关切。“瞧这大家伙,天天‘胡吃’矿石,‘牙’坏了可不行。咱得赶紧换新,让它接着‘大快朵颐’。就像人牙口不好,吃饭没劲,干活也没精神。”工友倪翰文打趣:“嘎子哥,多亏你平时对机械手保养得当,56块花板,两天半就装完了!”看着“精神”的半自磨机,刘国东乐开了花,拍着倪翰文肩膀:“兄弟,干得漂亮!咱给它换了副好牙口,接下来它肯定猛‘吃’矿石,多出活儿!”
紧急抢修保生产
去年腊月的一天,刚刚到达班组的刘国东一边脱下羽绒服,一边清点工具,准备开始一天的值班工作。突然,他接到了早班岗位工人的紧急汇报:在巡检设备时,发现3号桶3号渣浆泵电机底座出现剧烈摆动和声音异常。为保生产指标,抢修刻不容缓!刘国东没有丝毫犹豫,立刻吩咐工友们火速赶往现场。到达现场后,他迅速展开排查,凭借着多年的经验,很快就判断出是管道漏水腐蚀底座导致电机与底座脱焊。他立即安排焊工黄旭生到达现场,对电机底座进行测量尺寸、下料、切割、焊接加固等一系列操作。此时,室外温度接近零下,冷风如刀割般不时地吹到抢修人员的身上,顺着他们的袖口裤管往里灌。但刘国东和他的工友们没有丝毫退缩,他们的双手虽然被冻得通红,但动作依然娴熟而迅速。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抢修,电机底座铁板终于焊接完毕。
多年来,刘国东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节俭创新的理念,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。他带领工友们积极开展设备修复工作,从半自磨机小车、半自磨圆筒筛备品,到磁选机、渣浆泵等10余台关键设备。每年为矿山节约成本上百万元。
(叶玉敏)
?
?
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