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的万象城awc循环经济园,热浪扑面,装酸车辆往来穿梭。铜冠冶化分公司硫酸车间内,投产近20年的设备正以99%以上的作业率稳健运转,犹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,在岁月沉淀中愈发茁壮。
上半年,该分公司主动破局,抢抓机遇,硫酸产量、硫酸投料量、球团产量、发电量分别完成年度生产计划的59.37%、57.81%、51.10%、56.21%,实现利润任务“双过半”目标。这份亮眼的“期中答卷”,在生产原料价格攀升、球团市场持续低迷的逆势背景下更显难得。
深根固柢:设备根基稳如磐
两套分别于2007年、2009年投产的制酸老系统,何以能焕发新机,实现生产业绩逆势飘红。
“搞生产就是搞设备,更要搞精细管理。”该分公司经理吕高平一语道破关键。老设备的持续高效运转,源于对设备管理的精耕细作,如大树深扎土壤的根系,为生长提供坚实支撑。以近20年老设备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,该分公司将设备管理作为持续性生产的核心抓手。
去年大修期间,该分公司集中力量对硫酸车间设备进行彻底维护,解决了制约生产的老大难问题以及频繁出现的小故障、小隐患,全面疏通工艺环节,为今年的高作业率打下坚实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创新实施“设备专检与工艺点检”融合机制,由同一人员同步负责设备状态检查与工艺参数管控,既强化工艺指标控制,又抓实设备细节管理。针对关键核心设备,加装压力等检测装置,一旦检测到异常即时安排检修,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,有效避免非计划停车。上半年,硫酸系统计划性检修占比82%,夜间突发检修率不到1%,为持续性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。“设备是生产的生命线,高作业率首先靠的是设备底子硬。”谈及99.32%的作业率,该分公司硫酸车间主任曹义松面露喜色。
备件管理的“未雨绸缪”同样是稳固根基的关键。坚持定期召开备件协调会,精准测算需求、科学储备零件,确保所有设备备件供应及时。“今年以来,从未发生因零件缺失导致的停产事故,突发故障时总能第一时间完成备件调配。”该分公司硫酸车间主任助理水海华介绍道。这套完善的备件保障体系,让老设备在高负荷运转下始终保持稳健状态。
新枝吐绿:管理创新添活力
如同大树萌发的新枝为整体注入生机,该分公司的机制创新正推动老产线焕发新活力。在人员管理与生产组织上,以革新破解老企业管理难题,推动效率效益双提升。
管理责任向下延伸是激活活力的关键一招。该分公司将现场5S、设备管理、生产任务、成本管控等指标分解到岗,考核指标直接与班组绩效挂钩,用这把清晰的“效益尺”量出压力,激发全员实干动力。同时,以随机抽问形式将安全生产知识纳入班组考核,结合设备维护知识对班组员工开展常态化培训,形成“学技能、守规程、强管理”的浓厚氛围,如同新枝在阳光雨露中充分汲取养分。
实行“导师带徒”“双师型”人才培养机制,持续开展“传帮带”工作,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。通过优化岗位配置实现减员增效,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专项行动累计优化岗位10人,人员结构更趋精干高效。精细管理贯穿全流程:修订安环绩效考核制度,规范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,优化维修费用管控机制,严把劳务派遣用工关,以全员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成本管控。上半年,吨酸加工成本和综合能耗较全年预算分别减少27.96%和11.1%,吨球加工成本和综合能耗分别减少5.02%和15.15%,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,以精益管理实现“少投入、多产出”。
硕果盈枝:智能实干提质效
老树新枝的协同生长,终在实干中结出丰硕果实。面对原料配比稳定性这一制约硫酸产量的关键问题,该分公司上线硫酸原料智能配料系统,通过实时监测、精准调控,使原料配比稳定性大幅提升,从源头上保障了生产线的持续稳定运行。
“智能造球等智能操作系统的研究使用,既减轻了人工操作强度,也建立起‘原料——工艺——产能’联动机制。”该分公司副经理杨玉峰介绍道。通过每日分析原料成分波动趋势,合理调整入炉矿料配比,精准平衡硫、铁等关键元素比例,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区间。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优化焙烧参数,建立动态调节机制,有效提高了硫酸产出率和烧渣含铁量,为产能释放提供技术支撑。
坚持科技赋能,厂界二氧化硫预警监测系统正式投用,实现实时监测、动态预警、智能研判和及时处置。从“人防”到“智防”,构建智慧安环系统,整合现场环保监测数据,由生产管控平台实时监控,实现“一屏统览”,用科技筑牢安环根基。
智能化与精细化的结合,让老系统迸发新效能。上半年,硫酸两期系统作业率高达99.32%,创历史同期新高,为产量同比增长8.79%提供了坚实保障。面对原料价格攀升、球团市场低迷等外部压力,该分公司以灵活策略主动破局:硫酸系统依托内部资源稳生产,球团系统按市场动态调计划,在筑牢安全环保底线的同时推进硫产业链延伸,最终实现全线“双过半”。如同老树历经风雨仍硕果盈枝,用实干证明老企业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。
(王慧玉 胡永斌)
?
?
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