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,传统铜加工企业如何突破重围,实现高质量发展跨越?铜冠电工公司以“精益管理、降本增效”为主线,通过一套“组合拳”探索出破局之道。今年以来,该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,系统施策,通过提升生产效率、优化采购策略、盘活人力资源、强化预算管控等举措,多措并举推动降本提质,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,助力企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。
生产提质双轮驱动:节能降耗与设备管理联动发力
生产效能提升是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。该公司以能源管控与设备管理为核心抓手,打造生产效能提升“双引擎”,实现生产效率与节能水平同步提升。在能源管理领域,建立动态考核机制,将节能指标与基层单位绩效紧密挂钩,充分调动全员节能积极性。上半年,主要产品能耗全面下降,其中铜漆包线电单耗同比下降3.4%,阳极磷铜材电单耗同比下降2.33%,低氧铜杆电单耗同比下降5.99%,低氧铜丝电单耗同比下降9.57%。
在设备管理方面,该公司规范点检流程,完善巡检闭环机制,实现设备隐患早发现、早处理。系统开展设备操作与维修专业技能培训,提升员工设备维护水平,并推行自主维修模式,降低外委依赖。生产维修费用得到有效控制,设备综合效率稳步提升,为生产稳定运行提供保障。
“过去设备故障要事后维修,现在注重事前预防,生产连续性明显提升。”一线维修工郑晓惠感慨道。
采购策略全面升级:供应链降本与国产替代协同推进
“供应链降本不是简单的‘压价’,而是通过策略创新实现‘优质优价’。”该公司采购供应部部长李庆表示。针对绝缘漆等核心原辅材料采购,采用“集中采购与招标采购相结合”的模式,通过规模化采购与市场化竞争,有效降低采购成本。截至7月,该公司原辅材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3.1%。
同时,该公司深入开展备品备件国产化替代工作,建立质量溯源和性价比评估的双重筛选机制,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,择优选用高性价比国产备件,构建“质量可控、成本优化”的采购新模式,进一步扩大降本成效。目前,已采用的出口导轮、水密封、辊轴、轧辊等国产备件交付周期缩短50%以上,供应链韧性显着提升。
人力资源优化配置:精简编制与提升技能双管齐下
人岗适配是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。该公司以“人岗适配、效能优先”为原则,深化人力资源配置改革,充分激活团队内生动力。通过精准实施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专项行动,重点解决辅助岗位冗余问题,今年已通过岗位整合优化33个编制,人员结构更趋合理,人均效能显着提升。同步启动“培训提升年”专项计划,围绕生产技能、设备操作等核心领域,分层分类开展31场专项培训,员工参训率达80%以上,员工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系统提升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“通过特种设备专项培训,我今年取得了高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。”自动化设备维修工盛勇自豪地说。
全面预算精细管理:成本控制与资金效益双提升
该公司通过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,科学制定年度预算,将成本费用控制指标逐层分解至各部门和各基层单位,形成“人人担指标、事事受管控”的责任体系。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,定期分析执行偏差并及时动态调整,确保成本全程受控。
在资金管理方面,该公司强化统筹调度,上半年现汇收入占比同比上升4.36%,并通过优化债务结构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措施,有效降低财务成本,上半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8.59%,资金使用效率显着提高,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改善。“现在各部门都能通过预算费用控制表明确费用‘红线’,成本管控意识已渗透到各业务环节。”财务部成本会计赵彦华介绍。
“企业的降本增效不能仅停留在‘节流’,更要通过‘开源’实现效益突破。”该公司负责人韩厚华表示。该公司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,以扎实作风凝聚发展合力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。从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到采购成本的持续优化,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到预算管理的精细管控,该公司以“紧”上添花的智慧和“节”尽所能的担当,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(陈幸欣 徐德宝 方星宇)
?
?
? |